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傲轩小说网 www.axxsw.cc,最快更新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

学名士,大谈“寓目理自陈”的山水文学。这些江左名士发现自己的玄学在治国治天下方面不及新学,所以干脆不如专注于自己的长处,大行诗词歌赋,治史考据。不过治史考据是雍州大学的长处,连长安大学都要避其锋芒,于是洛阳大学便开始大扬诗词歌赋。

    袁方平做出最让天下人震惊的事情就是极力促成了聘请不到三十岁的江左画家顾恺之为洛阳大学学士,位列名动天下的国学教授。而随着顾恺之就职洛阳大学,各地有名的画师便纷纷涌向洛阳,一时南派北派,东派西派各流派的画师纷纷在洛阳大学和司州大学就职,互相交流切磋,提高画技,一时成为天下画师中心。

    接着袁方平又向曾华讨来了原龟兹、疏勒等西域诸国的数百名宫廷乐师,择优聘为乐科博士、学士,也成为洛阳大学人文学院和司州大学的教授,又轰动一时。没有两年,洛阳大学便成为天下诗词歌赋,乐声歌舞的“文艺中心”,后来居然有众多名士大叹“天下风流半在洛阳”,比起长安的西城别有一番境界。

    得知曾华将游历洛阳大学,袁方平不由大喜,在大学中的适园设下野宴,汇集了洛阳大学、司州大学、洛阳工学院等众多教授名士,准备与曾华一行举行一场诗词会。

    曾华从行在别府出发,需要穿过观德大道,再走过洛河上的修文三联桥,走到城北之后才到洛阳大学。

    按照洛阳的“新城市规划”,洛阳以洛水为界,分成南城北城,北城为洛阳大学、司州大学、洛阳陆军军官学院、洛阳工学院、洛阳神学院和河南郡学,名副其实的校园区,也包括数万教师教授和学生们的生活区,总计是十二园区。而南区则是官署、民居、商铺、集市以及江右著名的酒肆乐坊,分成二十四坊,五十二个教区,六条大道。

    走在观德大道上,曾华等人发现洛阳与长安相比,不到在繁华上远逊一筹,更在气势上远远落后。这也难怪,长安是北府的都府,自然可以有一副雄视天下的气魄,但是又有谁敢、谁愿意在洛阳修出这种气魄来。

    曾华和瓦勒良对街边的建筑指指点点,因为这位米兰人是位建筑高手。在观赏中,曾华和瓦勒良不约而同地发现洛阳的建筑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馆阁楼台。而瓦勒良更指出了这些建筑特征是“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长安建筑深远,有些建筑如官署别府的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修文桥分别跨在洛水南北两岸和河中的小洲,分为三段拱桥,所以被称为三联桥,因为在北岸直接连着洛阳大学,所以被取名为修文桥。这座建筑精良的桥梁终于引起了瓦勒良的一阵感叹。

    走进洛阳大学,发现这座校园依着中轴线作纵深布置,自外而内,馆阁重叠、院落互变、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在袁方平的引导下,曾华一行走进了适园,受到了上百名教授名士的热闹欢迎。曾华非常地客气地与所有的教授名士一一见礼,语气非常轻松,使得原本非常紧张的诸位名士也放下心来。

    过了一会,在曾华、袁方平、王猛和笮朴的慢慢引导下,众人变得更加轻松,有点像开诗歌会的样子,而非常聪明和会做人的何伏帝延以请教的名义插斜打诨,很快便引起一阵哄闹嬉笑声,气氛越发的活跃。

    这时,袁方平对曾华说道:“大将军,我等知道你于昨日又得古诗一首,我等诵读之后大为感叹,无不拜服。今日得此良机,我受诸位士子之托,请大将军再赋诗一首,为洛阳大学添色。”

    曾华一听心里愣了一下,想不到前天才写的《登高怀古》,这么快就传遍了洛阳士子,看来洛阳已经成为天下诗词歌赋的中心了。不过如果自己不好好引导的话,说不定历史就没有辉煌灿烂的唐诗和宋词,因为以后很有可能是没有唐朝和宋朝了。为了让后世也能产生类似唐诗宋词这样的中国文学顶峰,自己就勉为其难地再剽窃几回吧。

    曾华终于为自己剽窃找到了富丽堂皇的借口,但是还没有想好剽窃那首诗,于是便找了个借口拖延一下:“让我赋诗一首也可以,不过敬酒要先饮,求诗要先赋。”

    众人不由大笑,于是便纷纷坐在那里斟酌起来。

    大家先请王猛来上一首,毕竟他是平章国事,算得上是北府第二人,怎么能少了他呢?于是大声叫道:“请太宰大人来上一首!”

    王猛听得大家的“呼声”,站起身来淡淡一笑说道:“王某只是擅长治政理事,不会诗词歌赋,还请诸位原谅。在此王某自干一杯,以此赔罪。”说完,也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便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众人一愣,还想说些什么,突然看到王猛那双不怒而威的眼睛,谁都说不出话,只好把注意力转向笮朴,齐声出言道:“请少宰大人来上一首!”

    笮朴也站起身来拱手道:“笮某只擅于谋事,不敢在诸位大才面前卖弄还请原谅。”

    众人一听,敢情这两位宰辅大人都不想吟诗,可能他们都是新派人物,擅长治国,不精诗赋,所以也不敢出丑了,于是也释然了,静下心来想着自己的诗赋。而这时的笮朴却侧过身对旁边的王猛和袁方平说道:“今日有大将军绝诗一首,定会再传天下,我们就不要出丑了。”三人不由大笑。

    孙绰首先想得一诗,率先吟诵了出来:“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许询接着口诵一声道:“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弘玄契,废疾高卧。”

    众人纷纷叫好,同饮了一大杯,接着也一一口诵自己的诗赋,有好也有差的,不过大家都不是很在乎,因为众人都明白过了,都想等着曾华的压轴戏。

    不过大家一诗一杯酒,加上又都是蜀地好酒,到后来众人都喝得有点高了,纷纷开始大发“名士风情”,连酒量不错的曾华也有些晕晕乎乎,举着酒杯连声大呼,很快就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剽窃李太白诗赋一首,并大声唱了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景略公(王猛),笮夫子(笮朴),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众人听到这里,轰然叫好,这些大多是玄学名士,他们追求的是活得适性、潇洒,于是就必须寻一个合适的途径来排遣生命悲感。所以他们除了丝竹陶写之外,还喜欢以山水怡情悦性,所谓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所以孙绰和许询才会写出他们最擅长的山水诗。

    但是他们讲究率性而为的山水诗与曾华的《将进酒》一比,顿时落了下成。袁方平和孙绰、许询等人细细一品味,觉得这首以汉乐府短箫铙歌为曲调的诗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真是有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那种深广的忧虑和对自我的信念荡然回响在耳边。这种境界比只是寄情山水,排遣悲愁的江左山水诗高得不是一点点。

    众名士这才对曾华的才情表示发自肺腑的敬佩,在他们看来,这位大将军真的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大才。在这种情绪和气氛下,适园诗会的气氛越来越高涨。

    到最后,一直都不做声的顾恺之呈上了自己的长卷画。众人围过来一看,只见画中人物神态各异,曾华含笑祥和地坐在正中,左边的王猛含颌平和却威严肃正荡然纸上,右边的笮朴抚须注目却透出一种睿智明识的透彻,袁方平安和平静,迎面扑来一股海纳百川的气势,还有站在岩壑中的许询,花树下的孙绰,高情远致的神采栩栩如生。

    不过大家都发现画中唯独曾华的眼睛还缺有两点,众人都知道顾恺之做画传神在于点睛,于是都没有说什么,只是屏住呼吸看着顾恺之。

    只见顾恺之走到曾华的身前,上下仔细祥端着曾华。曾华也不以为然,微笑着喝着自己的酒,任其自然。只见顾恺之看了一会,猛地转过身来,提起笔在画中曾华的眼中各点了一点,只见含笑的曾华一下子活了,那眼睛似乎看透了所有人的心,也似乎看到遥远的四海,那种王者之风隐然其身。众人又是轰然叫好,纷纷赞叹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

    适园诗会后,袁方平将曾华等人的诗赋抄录下来,请诸人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将顾恺之的《适园会诗图》装裱,一起列为洛阳大学的镇校之宝。

    曾华与袁方平,司州刺史、洛阳留守顾原,左护卫军都督候明,驻防许昌都督霍遂等司州文武官员以及数十名司州洛阳士郎乡绅详谈了几日,然后在孟津(今河南偃师北)再次上船,由三千侍卫军陆路护卫,河防第一舰队第二支队水路护卫,顺流直下,直取青州。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