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傲轩小说网 www.axxsw.cc,最快更新带着异能兴农家最新章节!

    等宏远娘要动身的时候,太阳已经走到大西边了,回到萧家镇已是蚂蚱眼儿(天是黑不黑的时候)。

    二舅李崇林很热情地把宏远娘迎到家里,陪着在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屋里坐了一会儿。宏远娘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说帮二姐开门市的事,对吴家的闹剧,只字未提。

    李老爷子自是又夸奖宏远娘一番,嘱咐她帮助帮助两个姐姐。

    当宏远娘带着梁晓乐回到西里间屋里后,二舅李崇林随即跟了过来,迫不及待地说:“三姐,我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梁晓乐一听,赶紧与宏远娘对接上灵魂。因为“借钱”的事宏远娘并不知道,她也不知道梁晓乐的想法。

    宏远娘(梁晓乐):“你别着急,最近会有结果的。什么事上你都惊醒着点儿也就是了。”

    为了转移话题,梁晓乐想起在吴家庄所说的“税赋”来,这对她也确实是好奇又纳闷的事情:

    宏远娘(梁晓乐):“二弟,在二姐家听说种地纳税赋,觉得奇怪。我们那里从来没纳过,二姐说有个说道,她记不清了,让我问大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呀?”李崇林好奇地问。

    “不知道。”宏远娘肯定地回答。

    梁晓乐见宏远娘搭了腔,忙撤销灵魂对接,闪到一旁听他们谈话。

    “咳,真是灯下黑。咱这里上岁数的人都知道。我因为你的缘故,特意问了问,回来说给大哥的。”

    “嘿,原来我这是舍近求远了。你快给我说说吧,是怎么回事?还真怪闷得慌呢?”宏远娘来了兴趣。

    “你们那里是不是离着杨白塔村不远啊?”

    “不远,也就四、五里路。”

    “你听说过白尚书的故事吗?”

    “我不大好串门子,没听说过。”

    “咳,你这离着近的,还不如我这离着远的呢。”

    于是,李崇林讲起了白尚书关于种地不纳税的传说。

    原来,距离梁家屯村四、五里远的杨白塔村,老常年家曾经出了一个大官儿,做了朝廷的一品尚书。并且很得皇上的器重。

    这白尚书虽然官居一品,对老家的父老乡亲却很照顾。谁要有事找到他,没有不给办的。

    有一年,乌由县一带遇上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可是,官府的苛捐杂税照样摊派在村民身上。村民们申诉无门,便怂恿杨白塔村里的人,到京城找他们村里的白尚书,看看他能给想个办法,免去一些税赋吧!

    杨白塔村的人找到白尚书后,对他说明来意。

    白尚书虽然官居一品,可是,广征粮税是皇帝的旨意,他也不敢抗旨不遵。他想了想,就对村民们说:“你们回去后,各家各户都用纸在屋里扎上顶棚。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村民们都不知白尚书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可是他说自有办法,那就依着办吧!于是,回来后就对本村和外村里来问的人说了。各家各户都找来了秫秸、麻经儿,买来了白纸,把正房屋全扎上了顶棚。

    白尚书听说乡亲们已把顶棚扎好,就上表皇帝,让皇帝南巡,体察民情。皇帝准奏。由白尚书伴驾,一路巡察而来。

    这天,来到乌由县一带,白尚书就领着皇帝到百姓家去看。看完以后,白尚书问道:“万岁,您看这一带的房屋有何特征?”

    “房中无梁。”皇帝未加思索地答道。

    白尚书一听,马上给众乡亲们使了一个眼色,撩袍便跪。村民们一见,也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皇帝不解其意,忙问道:“爱卿何故下跪?”

    白尚书说:“万岁金口玉言,说此处房中无‘粮’,怎纳得起粮税?请万岁下旨免征。”

    皇帝这才知道上了当。原来,这房中并不是无梁,而是扎顶棚把梁遮住了。可是话已出口,被白尚书钻了空子。皇帝无奈,只好下旨免征这一带的粮税。

    这一年,乌由县的村民们平平安安地度过了灾荒。

    当时皇帝只说“免征粮税”,并没有说清免征多少年。当官的怕落个“抗旨”的罪名,便免去了杨白塔和杨白塔附近村庄的粮税。一任传一任,传到后来,也就习以为常,谁也不领头征那里的粮税了。

    ………………………………

    宏远娘听完后,无限感慨地说:“噢,原来是这样啊。我在那里待了十年,竟然没听说过,平白里受了人家这么大的恩惠,都不知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